close

這陣子因為大樓外牆磁磚剝落進行施工,一位一條腿微跛的年輕人於施工期間在門口待命,負責提醒等公車與行人注意掉落的碎石。好幾次我跟年輕人說可以坐在門口的椅子上休息,他都靦腆的說工作衣服髒,坐在地上就好....。昨天因為在門口沖洗桶子,聊了關於最近景氣衰退的話題,年輕人說其實他們做工程的影響不大,工作量差不多。接著他說,在他朋友中"做工"的人非常少,大部分的人不喜歡這樣辛苦的工作,選擇有冷氣吹、光鮮亮麗、聽起來"還不錯"的工作,或者是服務業。

價值觀的問題,一直都衝擊著年輕人對於未來工作的選擇,寧可領 22K的工作,對於技術性與勞力工作越來越少人願意投注與學習,其實工地裡也不乏大學文憑的工作人員,如不從基層做起,怎有這些公司負責人? 近年許多技術人員人力斷層問題逐漸增加,如綁鋼筋、手工做香、搬運工....,看著這些沒有年輕人接班的產業勞力漸漸老化,上一輩的人還能做多久呢? 年輕人說: 其實他比較喜歡做工程,雖然要曬太陽,工作環境較差,但是自在也自由,提早完工時還能提早下班,周休一日每月也能領到3~4萬元的薪資,如果是師傅級,月薪比白領階級主管還高。

職業的型態,是個人的選擇,不少年輕人穿著光鮮亮麗、手拿著 iphone,存摺裡的數字不太在意,沒有這些時髦的電子產品,讓他們感覺好難融入同儕,其中應該不乏啃老族,住家裡吃家裡,薪水只需要養自己,假日就是出遊日。如果問他們關於職涯規劃?那是公司的問題吧? 這些孩子們想太多了,公司生存的重點是營利,願意分杯羹的公司(姑且不論是否是省稅意圖)顧一下員工福利與社會回饋,管你甚麼職涯規劃? 不行就淘汰吧!

去年因工作上代理商品的因素,接待了一名韓籍工程師,不到30歲的年紀,秉持韓國人一貫的禮貌,準時、嚴謹、兢兢業業。第一天我把這次的拜訪行程大致說明,他要求再增加拜訪家數以及了解客戶狀況。到了飯店第一件事是與韓國主管連線,將預計行程與開會結果逐項報告,並完成所有事項之後才能結束工作,認真態度讓我汗顏,反觀我們習慣在出差辦完公事,若提前結束第一順位就是利用此機會遊覽名勝、嚐嚐美食...,反正都來了嘛! 若由老鳥同事帶領,更不忘轉授摸魚教戰守則,韓國人讓我感受到"工作擺第一位"的嚴謹,這是韓國的競爭力。

另外一個例子,是因緣際會回到大學擔任業界講師的經驗,重新走入校園接觸到的大學生,站在台上與同學們聊職場經驗分享、聊創業經驗,但讓我驚訝的是勇於回饋的同學是陸生(大陸交換學生),在其中一堂的課後一位陸生來提出問題,並告訴我他來台灣的這幾年,積極並樂於向店家老闆詢問創業心得,並且提出了他看法。台灣的學生呢? 上課一條蟲,划手機或睡覺;下課一條龍,聊天上福利社,上課或演講桌上只有飲料、手機,沒有筆記本與筆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班,上課安靜到極點,不論提問甚麼問題都沒有回應,只有問幾點下課時有人回答了。習慣父母的安排,念書成了符合期望的基本配備,問他們畢業後想做甚麼? 多半是迷惘的說不出答案,不然就是"考個碩士"(逃避面對職場)或是"打工遊學"(當台勞) 吧!

韓國民族性強悍、好強,大陸經濟起飛迅速、人才濟濟,我們在批評的同時有看到癥結點嗎? 不可置否的是: 他們都具備了我們現今所缺乏的"積極度"與"競爭力",台灣即將交替職場的新世代成員們,真的準備好脫離校園的舒適圈嗎? 該怎麼樣擺脫22K的魔咒? 積極的面對挑戰與努力吧!

分享文:

你月入22k揹著LV,我開著保時捷卻只穿著路邊攤390元的鞋,想虛榮可以,但要靠自己。 

http://cool.ptt01.cc/post_5817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競爭力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凱特x城市札記 的頭像
    凱特x城市札記

    ◆Cate隨手拍◆ 美食|生活|小旅行

    凱特x城市札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